派出所如何化解医患纠纷?


派出所化解医患纠纷时,一般会遵循一定的流程和方法。首先是及时介入,当接到医患纠纷的报警后,派出所会迅速出警到达现场。这是因为及时到达现场能够避免纠纷进一步升级,防止出现过激行为,保障现场人员的安全。这一做法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该法规定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应当立即救助;对公民提出解决纠纷的要求,应当给予帮助。 到达现场后,派出所民警会维护现场秩序。在医患纠纷中,现场往往比较混乱,双方情绪可能都比较激动。民警会制止双方的过激行为,将双方隔离开,防止出现打架斗殴等违法行为。比如,如果有患者家属情绪激动要冲击医院办公区域,民警会及时劝阻和制止。这也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于扰乱公共秩序等行为进行制止和管理。 接着,民警会了解纠纷的具体情况。他们会分别与医患双方进行沟通,听取双方的陈述和诉求。对于患者一方,了解他们认为医院存在的问题,比如医疗事故、服务态度不好等;对于医院一方,了解医疗过程的具体情况和他们的解释。这个过程中,民警会做好记录,为后续的调解工作提供依据。 然后,根据了解到的情况,派出所会进行调解工作。调解时,民警会依据事实和相关法律法规,公正地提出解决方案。他们会引导双方换位思考,互相理解。比如,如果是医疗费用方面的纠纷,民警会了解医院的收费标准是否合理,患者的经济状况等情况,提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调解工作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该法鼓励通过调解的方式解决民间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如果调解不成,派出所会告知双方通过合法的途径解决纠纷,比如建议患者一方可以向卫生健康部门投诉,或者通过医疗事故鉴定、法律诉讼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派出所也会继续关注纠纷的处理情况,防止出现新的矛盾和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