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拆迁条例中的价格类比法是怎样的?


新拆迁条例中的价格类比法,是在拆迁补偿过程中确定被拆迁房屋价值的一种重要方法。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这一概念。 首先,价格类比法本质上是一种通过比较来确定价值的方法。在拆迁情境下,就是将被拆迁房屋与类似的房屋进行对比。类似的房屋一般是指在区位、用途、建筑结构等方面与被拆迁房屋相近的房屋。比如,你家位于某繁华商业街附近的住宅要拆迁,那么就会找同一条街或者相邻街道、同样是住宅用途、相同建筑结构(如都是砖混结构)的房屋作为参照。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对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不得低于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被征收房屋的价值,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按照房屋征收评估办法评估确定。这里的按照类似房地产市场价格来确定被征收房屋价值,其实就蕴含了价格类比法的核心思想。 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在运用价格类比法时,会收集类似房屋的交易信息。这些信息包括类似房屋的成交价格、交易时间等。然后,会根据被拆迁房屋与类似房屋之间的差异进行适当调整。比如,如果类似房屋的装修比被拆迁房屋好,那么就会在价格上进行相应的扣减;如果被拆迁房屋的楼层更好,可能会适当提高价格。 对于被拆迁户来说,价格类比法是一种相对公平合理的确定补偿价格的方式。它能够保证被拆迁户获得的补偿与市场价值相近,避免因拆迁而遭受过大的经济损失。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也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类似房屋的选取可能不够准确,或者评估机构的专业水平和公正性存在问题。如果被拆迁户对价格类比法得出的评估结果有异议,可以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条的规定,向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申请复核评估。对复核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房地产价格评估专家委员会申请鉴定。 总之,新拆迁条例中的价格类比法是为了保障拆迁补偿的公平合理而设立的,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专业规范进行操作,同时被拆迁户也要了解自己的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