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抢险一般是如何赔付的?


盗抢险,全称为机动车辆全车盗抢险,它主要保障的是保险车辆(包括汽车、电车、电瓶车、摩托车、拖拉机等)全车被盗窃、被抢劫、被抢夺,经县级以上公安刑侦部门立案证实,满一定时间(通常是60天)未查明下落的,保险公司会给予相应赔偿。同时,在车辆被盗抢期间受到损坏或车上零部件、附属设备丢失需要修复的合理费用,也在盗抢险的保障范围内。 盗抢险的赔付通常遵循以下流程:首先,当车辆被盗抢后,车主应立即向当地公安刑侦部门报案,并在24小时内向保险公司报案。报案时要详细说明车辆被盗抢的时间、地点等情况。接着,配合公安和保险公司进行调查,提供车辆的相关信息,如行驶证、购车发票、钥匙等。在县级以上公安刑侦部门立案证实,且满60天车辆仍未查明下落时,车主就可以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申请。 在赔付金额的确定方面,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计算方式。如果保险金额是按照投保时被保险机动车的实际价值确定的,发生全车损失时,计算赔偿的公式为:赔款 =(保险金额 - 绝对免赔额)× 事故责任比例。这里的绝对免赔额是指在保险合同中规定的,保险人对每次事故绝对免赔的金额。而如果保险金额高于投保时被保险机动车的实际价值,发生全车损失时,按照保险事故发生时被保险机动车的实际价值计算赔偿,公式为:赔款 =(实际价值 - 绝对免赔额)× 事故责任比例。实际价值是指新车购置价减去折旧金额后的价格。 不过,盗抢险也有一些免责条款。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机动车商业保险示范条款(2020版)》,下列情况下,不论任何原因造成被保险机动车的任何损失和费用,保险人均不负责赔偿:被保险人索赔时未能提供出险地县级以上公安刑侦部门出具的盗抢立案证明;驾驶人、被保险人、投保人故意破坏现场、伪造现场、毁灭证据;被保险机动车被扣押、罚没、查封、政府征用期间;被保险机动车在竞赛、测试期间,在营业性场所维修、保养、改装期间;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驾驶人的故意行为、犯罪行为。此外,非全车遭盗窃,仅车上零部件或附属设备被盗窃或损坏;新车车辆出厂时的原厂配置以外新增设备的损失等情况,保险公司通常也不负责赔偿。 总之,车主在购买盗抢险时,一定要仔细阅读保险合同条款,了解赔付的具体规则和免责范围,这样在遇到车辆盗抢情况时,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