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转内销要怎么做账?


在财务处理上,出口转内销的账务处理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遵循相应的步骤和原则。下面为你详细说明。 首先,对于原本计入出口库存商品的货物,由于不再出口而是内销,需要将其从“库存商品 - 出口库存”科目调整到“库存商品 - 内销库存”科目。这一步的操作是为了准确区分不同销售方向的商品库存,便于后续的财务核算和管理。其账务处理为:借:库存商品 - 内销库存;贷:库存商品 - 出口库存。 其次,关于出口时已经确认的出口销售收入,因为业务转变为内销,需要冲减原来的出口销售收入,并确认内销销售收入。按照国内销售的规定,计算相应的增值税销项税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加工、修理修配劳务,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人,应当缴纳增值税。所以内销收入需要计算增值税。账务处理为:冲减出口收入,借:主营业务收入 - 出口收入;贷:应收账款等;确认内销收入,借:应收账款等;贷:主营业务收入 - 内销收入,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再者,之前出口货物可能已经申报了出口退税,出口转内销后需要将已申报的出口退税进行冲回。根据相关规定,出口企业发生出口转内销的,应在发生内销的当月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出口货物转内销证明,并按规定进行进项税额抵扣。账务处理为: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同时,借: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贷: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最后,对于出口转内销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费用,如运输费、装卸费等,如果原本是计入出口销售费用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若这些费用与内销业务相关,应计入内销销售费用。账务处理为:借:销售费用 - 内销费用;贷:销售费用 - 出口费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