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结婚后收入该如何分配?

刚结婚不久,和另一半在收入分配上有点迷茫。两人收入有差距,又都想在家庭经济中发挥合适作用,还希望能合理规划收支。想了解下从法律角度,婚后收入都有哪些分配方式,每种方式有什么利弊,怎么选择适合我们的分配方法呢?
展开 view-more
  • #婚后收入
  • #财产分配
  • #夫妻财产
  • #法律规定
  • #收入管理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结婚后收入的分配方式,通常由夫妻双方协商确定。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法律概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等收入,一般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常见的婚后收入分配方式有以下几种: 平等分配:夫妻双方将各自的收入视为共同财产,在家庭支出等方面平均分担,包括日常生活费用、房贷、车贷等。这种方式体现了夫妻在经济上的平等地位,有助于增进夫妻关系的和谐。例如,夫妻双方每月收入都为8000元,那么在支付5000元的房贷时,就各自拿出2500元。 按比例分配:根据夫妻双方的收入水平,确定一个比例来分配收入。比如一方收入较高,可承担较大比例的家庭支出,像60%和40%的比例等。这种方式考虑到了双方的收入差异,相对较为灵活。比如一方月收入10000元,另一方月收入5000元,那么在承担8000元的家庭支出时,收入高的一方承担约5300元,收入低的一方承担约2700元。 分别管理:夫妻双方各自管理自己的收入,对于家庭支出则根据事先约定的方式进行分担,如共同商定每月的家庭支出预算,双方按比例出资等。这种方式给予了夫妻双方一定的经济自主权,但需要良好的沟通和信任来确保支出的合理安排。例如,夫妻商定每月家庭支出预算为6000元,一方承担4000元,另一方承担2000元。 一方管理:由一方负责管理家庭的收支,另一方定期了解家庭财务状况并参与决策。这种方式需要双方信任对方的财务管理能力。比如妻子负责管理家庭收支,每月向丈夫汇报家庭财务情况,重大支出共同商量决定。 在实际分配中,夫妻双方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意愿进行协商,达成一致后形成书面约定或在日常生活中形成默契,以避免因收入分配问题产生矛盾和纠纷。如果双方无法就收入分配协商一致,一旦涉及到离婚等情况,法院会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的原则进行判决 。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