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如何上诉?


在民事诉讼中,上诉是当事人对一审法院作出的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不服,向上一级法院提出重新审理请求的法律程序。以下为你详细介绍上诉的具体步骤: 首先是上诉的条件。你必须是享有上诉权或者可以依法行使上诉权的人。一般来说,在一审判决书中明确的原告和被告就是享有上诉权的人。而且,要在法定的上诉期限内提出上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接着是准备上诉状。上诉状是非常重要的法律文书,它需要写明当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件的编号和案由;上诉的请求和理由。上诉请求就是你希望二审法院怎么改判,比如撤销原判、依法改判等;上诉理由则要说明你为什么认为一审判决有问题。 然后是提交上诉状。你可以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也可以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上诉。如果通过原审人民法院上诉,原审人民法院会在收到上诉状后,在五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副本送达上诉人。对方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答辩状,应当在五日内连同全部案卷和证据,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如果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上诉,第二审人民法院会在五日内将上诉状移交原审人民法院。 之后就是等待二审法院的审理。二审法院会对上诉案件进行审理,审理方式可能包括开庭审理和不开庭审理。一般来说,如果案件事实清楚,只是法律适用有问题,二审法院可能会不开庭审理;如果案件事实不清楚,或者当事人对事实有较大争议,二审法院通常会开庭审理。 最后是二审的裁判结果。二审法院经过审理,会根据不同情况作出不同的判决或裁定,可能是维持原判、改判、发回重审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