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官司时如何申请审判长回避?


在打官司的过程中,如果当事人认为审判长存在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情形,是有权申请审判长回避的。下面为您详细介绍申请审判长回避的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回避的法定情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也有类似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接着说申请的方式和时间。申请审判长回避,当事人既可以用口头方式提出申请,也可以提交书面申请。口头申请的,法院会记录在案。申请回避应当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如果回避事由是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 然后是向谁申请的问题。当事人申请审判长回避,应当向法院提出。在不同的程序中,处理回避申请的主体有所不同。在民事诉讼中,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在刑事诉讼中,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 最后,如果当事人申请回避,需要说明理由。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会在申请提出的三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作出决定。申请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决定时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工作。法院对复议申请,应当在三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通知复议申请人。总之,申请审判长回避是当事人的一项重要诉讼权利,但必须依法依规行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