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申请医疗鉴定?


医疗鉴定是对医疗过程中是否存在过错、过错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等进行专业评判的活动,对于解决医疗纠纷至关重要。以下为您详细介绍申请医疗鉴定的步骤和相关要点。 首先,要明确申请主体。患者本人或其家属都有权利申请医疗鉴定。此外,医疗机构在某些情况下,比如认为自己的医疗行为不存在过错,但患者有异议时,也可以主动申请鉴定。 其次,选择合适的鉴定机构。目前,我国主要有两种类型的医疗鉴定机构。一是医学会组织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它主要针对是否构成医疗事故进行鉴定。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再次鉴定工作。二是司法鉴定机构进行的医疗损害鉴定,其范围更广,不仅涵盖医疗事故,还包括医疗过错等方面。 然后,准备申请材料。通常需要提交的材料有: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门诊病历、住院病历、检查检验报告等;患者本人的身份证明;如果是家属申请,还需提供与患者的关系证明;以及书面的鉴定申请书,申请书要详细说明申请鉴定的原因、事实经过等。 接着,提出申请。可以通过书面形式向选定的鉴定机构提出申请,并按照要求缴纳鉴定费用。鉴定费用的标准因地区和鉴定机构而异。 之后,鉴定机构会受理申请。在受理后,会组织专家鉴定组。专家鉴定组一般由相关专业的医学专家组成,必要时会邀请法医参加。鉴定过程中,专家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必要时会听取医患双方的陈述和答辩。 最后,等待鉴定结果。鉴定机构会在规定的时间内出具鉴定报告。如果对首次鉴定结果不服,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当事人可以在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 总之,申请医疗鉴定是一个严肃且专业的过程,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和流程,有助于当事人顺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