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鉴定流程该如何申请?


在医疗纠纷发生后,申请医疗纠纷鉴定是确定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以及过错与损害后果之间因果关系的重要途径。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医疗纠纷鉴定的申请流程。 首先,要明确可以申请医疗纠纷鉴定的主体。一般来说,医患双方都有权利提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申请。患者及其家属可以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同时可以一并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医疗机构如果认为自己在医疗过程中没有过错,也可以主动申请进行鉴定以证明自身的医疗行为符合规范。 接着是选择合适的鉴定机构。目前主要有两种鉴定途径,一是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进行。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再次鉴定工作。二是医疗过错司法鉴定,由具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 然后是申请鉴定的具体步骤。如果选择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共同书面委托医疗机构所在地负责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当事人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会在收到申请之日起10日内进行审查,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对于符合规定的,予以受理,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会自作出受理决定之日起5日内将有关材料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要是选择医疗过错司法鉴定,通常由一方当事人向法院提出申请,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委托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在诉讼过程中,双方当事人也可以协商确定有鉴定资格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申请鉴定时,还需要准备相关的材料。一般包括患者的病历资料,如门诊病历、住院病历、检查检验报告等;医患双方的陈述材料,患者要详细描述就医经过和认为存在的问题,医疗机构要说明医疗行为的合理性和合规性;以及其他可能与鉴定有关的材料,如影像资料等。 在整个鉴定过程中,医患双方都有权利参与。可以在鉴定会上进行陈述和答辩,提供相关的证据和意见。鉴定机构会根据双方提供的材料、陈述以及专业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最终出具鉴定结论。这个鉴定结论将对医疗纠纷的处理起到重要的作用。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的鉴定流程能够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确保医疗纠纷得到公正、合理的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