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次责任赔偿如何计算?
我出了交通事故,交警判定对方主要责任,我次要责任。现在涉及到赔偿问题,我不太清楚主次责任赔偿到底是怎么算的,是对方承担大部分费用,我承担小部分吗?具体的比例是怎样确定的呢?
展开


在法律上,主次责任赔偿的计算是一个较为复杂但有章可循的过程。首先,我们要明白主次责任是指在一个事件中,各方对于损害结果的发生所承担责任的比例关系。比如在交通事故中,主要责任方通常是导致事故发生起主要作用的一方,次要责任方则是起到次要作用的一方。 赔偿的计算一般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确定损失的总额。这包括了因事件导致的各种直接和间接损失,像交通事故中的车辆维修费用、医疗费用、误工费、护理费等。 第二步,按照主次责任的比例来分担这些损失。在我国,对于主次责任的比例划分,并没有绝对统一的标准,不过在司法实践中,常见的比例划分有70%和30%,也就是主要责任方承担70%的赔偿责任,次要责任方承担30%;也有80%和20%的划分情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三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先由承保机动车强制保险的保险人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承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予以赔偿;仍然不足或者没有投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由侵权人赔偿。 以交通事故为例,如果损失总额是10万元,按照70%和30%的比例划分,主要责任方就要承担7万元的赔偿,次要责任方承担3万元。而且,如果涉及保险理赔,先由交强险在责任限额内赔偿,超出交强险的部分再按照责任比例,由商业险或责任人承担。所以,主次责任赔偿的计算要结合具体情况,依据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来确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