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免税额如何计算?


本期免税额是在特定的税收政策下,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无需缴纳税款的额度。它对于减轻纳税人的负担起着重要作用。不同的税种,其免税额的计算方式也有所不同,下面为你介绍几种常见税种的本期免税额计算方法。 首先是增值税。对于小规模纳税人而言,自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含本数)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这里的本期免税额计算相对简单,如果你的月销售额未超过10万元,那么本期免税额就是你当月的销售额乘以对应的征收率。比如,你是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为3%,当月销售额为8万元,那么本期免税额就是8万×3% = 2400元。其依据是《关于明确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等政策的公告》。 其次是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有综合所得、经营所得等不同类型。以综合所得为例,每月有5000元的基本减除费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免征额。此外,还有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等。本期应纳税所得额=本期收入额 - 5000元 - 专项扣除 - 专项附加扣除 - 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如果计算出来的应纳税所得额小于等于0,那么本期免税额就是你按税率计算本应缴纳的税额。比如,小李月工资收入8000元,三险一金扣除1000元,有一个子女正在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可享受每月1000元的专项附加扣除,那么他的应纳税所得额=8000 - 5000 - 1000 - 1000 = 1000元,适用3%的税率,应纳税额为1000×3% = 30元;若他还有其他扣除使得应纳税所得额为负,那本期免税额就是按原本计算出的应纳税额。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对于企业所得税,小型微利企业有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自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假设某小型微利企业本期应纳税所得额为80万元,原本按25%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为80×25% = 20万元,现在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额为80×25%×20% = 4万元,那么本期免税额就是20 - 4 = 16万元。这是依据《关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公告》等相关规定。 总之,要准确计算本期免税额,需要先明确所属的税种,再按照对应的税收政策和计算方法来进行。如果在计算过程中仍有疑问,建议咨询当地税务机关或专业的税务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