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金额如何计算?
我公司有一些固定资产,感觉它们的价值好像下降了。我想了解下按照法律规定,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金额该怎么计算呢?有没有什么标准和方法,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展开


在探讨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金额的计算方法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相关概念。固定资产减值,简单来说,就是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当企业的固定资产出现这种情况时,就需要按照规定计提减值准备。这是为了真实反映企业资产的价值,避免高估资产。 那么如何判断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呢?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8 号——资产减值》规定,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首先说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公允价值就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的金额。处置费用则是指可以直接归属于资产处置的增量成本,比如与资产处置有关的法律费用、相关税费、搬运费以及为使资产达到可销售状态所发生的直接费用等。用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就能得到这部分的金额。 再看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这需要企业预计资产在持续使用过程中和最终处置时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然后选择恰当的折现率对这些现金流量进行折现。折现率要反映当前市场货币时间价值和资产特定的风险。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时,要以资产的当前状况为基础,不考虑将来可能会发生的、尚未作出承诺的重组事项或者与资产改良有关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 当确定了可收回金额后,接下来计算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金额就很简单了。用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即固定资产的成本减去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减去可收回金额,如果得出的结果是正数,这个正数就是应当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金额。企业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之后,减值准备一经计提,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这是为了防止企业通过随意调整减值准备来操纵利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