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含税和不含税怎么算,哪个更合适?

我在和别人做交易的时候,对方给出了含税和不含税两种价格。我不太清楚这含税和不含税的价格具体是怎么算出来的,也不知道选哪个对我来说更合适。想问问专业人士给我讲讲。
展开 view-more
  • #含税价格
  • #不含税价格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探讨含税和不含税价格怎么算以及哪个更合适之前,我们先来了解几个基本概念。含税价格就是包含了税金在内的价格,而不含税价格则是不包含税金的价格。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换算关系。一般来说,增值税是常见的税种,对于增值税而言,含税价格和不含税价格的换算公式如下:不含税价格 = 含税价格÷(1 + 税率);含税价格 = 不含税价格×(1 + 税率)。这里的税率根据不同的商品或服务会有所不同,比如常见的有 13%、9%、6%等。例如,一件商品含税价格是 113 元,税率是 13%,那么不含税价格就是 113÷(1 + 13%) = 100 元。 那到底选择含税价格还是不含税价格更合适呢,这要分情况来看。从销售方的角度,如果销售方是一般纳税人,在开具发票时需要缴纳增值税。当采用含税价格销售时,销售方可以将税金包含在价格中,直观地向购买方收取全部款项。这样做的好处是操作相对简单,购买方不需要额外再支付税金。如果采用不含税价格销售,虽然在计算价格时更清晰地体现了商品或服务本身的价值,但需要向购买方额外收取税金。在一些商业谈判中,销售方可能会根据市场竞争情况和客户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定价方式。 从购买方的角度,如果购买方是一般纳税人,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进行进项税额抵扣。此时,购买方可能更关注不含税价格,因为较低的不含税价格意味着实际成本更低,同时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也能减少企业的应纳税额。例如,企业购买一批原材料,不含税价格为 1000 元,税率 13%,含税价格就是 1130 元。企业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可以将 130 元的进项税额进行抵扣,相当于实际成本只有 1000 元。但如果购买方是小规模纳税人,由于不能进行进项税额抵扣,那么含税价格和不含税价格的差异对其实际成本影响不大,购买方可能更注重总价的高低。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了增值税的征收范围、税率以及计税方法等内容。在实际交易中,无论是销售方还是购买方,都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税务处理,准确计算含税和不含税价格。同时,在签订合同等交易文件时,应当明确价格是含税还是不含税,避免产生纠纷。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