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税是如何计算的?


利税指的是利润和税金的总和,它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的经济效益和对国家税收方面的贡献。下面分别为您介绍一下利润和税金的计算方式以及利税的综合计算。 首先说利润,在企业财务里,利润有不同的层次。营业利润是企业从事日常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计算公式为:营业利润 =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税金及附加 - 销售费用 - 管理费用 - 研发费用 - 财务费用 + 其他收益 + 投资收益( - 投资损失)+ 净敞口套期收益( - 净敞口套期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 信用减值损失 - 资产减值损失 + 资产处置收益( - 资产处置损失)。这里的营业收入就是企业通过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等日常经营活动获得的收入;营业成本则是为了取得这些收入而付出的成本。 利润总额是在营业利润的基础上,再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得到的。也就是利润总额 = 营业利润 + 营业外收入 - 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收入比如企业获得的捐赠收入等;营业外支出例如企业的罚款支出等。 净利润是企业最终的盈利指标,它是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后的金额,即净利润 = 利润总额 - 所得税费用。 然后说税金,税金包含了多种不同的税种,不同税种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以常见的增值税为例,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 = 当期销项税额 - 当期进项税额。销项税额是按照销售额和适用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额;进项税额是纳税人购进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而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 = 销售额×征收率。 消费税的计算方法有从价定率、从量定额以及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复合计税三种。从价定率计算方法为:应纳税额 = 销售额×比例税率;从量定额计算方法为:应纳税额 = 销售数量×定额税率;复合计税方法为:应纳税额 = 销售额×比例税率 + 销售数量×定额税率。 最后计算利税,利税总额 = 利润总额 + 税金总额。这里的利润总额前面已经介绍过计算方法,税金总额就是企业缴纳的所有税金的总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企业都有依法计算并缴纳相应税费的义务,在计算利税时要严格按照这些法律规定进行准确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