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工工资如何计算?


临时工在法律上通常被视为非全日制用工或短期劳动合同工。下面为您详细介绍这两种情况下工资的计算方式。 对于非全日制用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八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第七十二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也就是说,临时工如果属于非全日制用工,工资是按小时来计算的,而且每小时的工资不能低于当地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工钱结算时间也不能超过十五天。例如,当地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是20元,那么用人单位给非全日制临时工支付的工资每小时就不能低于这个数。 如果临时工签订的是短期劳动合同,其工资计算方式与正式员工类似。工资可以根据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来确定。合同中会明确约定工资数额、支付方式、支付时间等内容。工资可以是按月支付,也可以是按完成一定工作量来支付。要是临时工在工作中存在加班的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也就是说,如果临时工加班,用人单位需要按照相应标准支付加班费。比如,临时工小王正常日工资是200元,他在休息日加班一天且不能补休,那么用人单位就需要支付他200×2 = 400元的工资。 总之,临时工工资的计算方式要根据具体的用工形式和双方的约定来确定,同时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如果临时工遇到工资计算不合理或被拖欠工资的情况,可以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