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监护职责履行后怎样变更监护权?

我作为监护人已经履行了一段时间的监护职责,现在由于一些新情况,我觉得需要变更监护权。比如被监护人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不太方便继续监护。我想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按照什么流程和方法来变更监护权呢?
展开 view-more
  • #监护权变更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探讨监护职责履行后如何变更监护权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监护权的概念。监护权是指监护人对于未成年人或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的人身权益、财产权益所享有的监督、保护的身份权。简单来说,就是对特定人群的生活、财产等方面进行照顾和管理的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六条规定,监护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据有关个人或者组织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安排必要的临时监护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依法指定监护人:(一)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的行为;(二)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者无法履行监护职责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三)实施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该条法律表明,当监护人存在不履行职责或侵害被监护人权益等情况时,监护权是可以被变更的。 如果是在监护职责正常履行的情况下想要变更监护权,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协商变更,即相关当事人之间通过协商达成一致,就监护权的变更事宜签订协议。例如,父母双方原本共同监护孩子,后来一方因为工作调动等原因,经过双方协商一致,将监护权变更给另一方。这种方式相对简单便捷,只要各方达成一致意见即可。 另一种是通过诉讼变更。当协商无法达成一致时,就需要向法院提起诉讼。提起诉讼时,需要有合理的理由和证据。比如,监护人因突发重大疾病,无法再继续履行监护职责;或者被监护人年满八周岁,愿意跟随另一方生活,且该方有监护能力等。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会根据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进行判决。 在变更监护权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要确保变更后的监护人具备相应的监护能力,能够为被监护人提供良好的生活、学习和成长环境。同时,变更监护权不仅仅是一个法律程序,更重要的是要保障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让他们能够在稳定、健康的环境中生活。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