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遗嘱该如何更改?


公证遗嘱是指经过公证机构公证的遗嘱,具有较高的法律效力。但遗嘱人如果想要更改之前所立的公证遗嘱,法律也是允许的。下面为你详细介绍更改公证遗嘱的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要明确更改公证遗嘱的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条规定,遗嘱人可以撤回、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立遗嘱后,遗嘱人实施与遗嘱内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视为对遗嘱相关内容的撤回。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这就从法律层面赋予了遗嘱人更改遗嘱的权利。 其次,更改公证遗嘱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更改公证遗嘱,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方式是再次办理公证遗嘱。遗嘱人需要亲自到原来办理公证遗嘱的公证机构或者其他公证机构提出更改申请。之所以强调亲自办理,是因为遗嘱是遗嘱人对自己财产等重要事项的处分意愿表达,必须体现本人的真实意思。 然后,准备好相关的材料。一般来说,需要携带本人的身份证件,如身份证、户口本等,这些是证明遗嘱人身份的重要凭证;原公证遗嘱的公证书,它能清晰反映出之前遗嘱的具体内容;以及与更改内容相关的财产证明等材料。比如,如果要更改对某套房产的处分,就需要提供该房产的房产证等。 到达公证机构后,公证人员会对遗嘱人的身份进行核实,以确保是遗嘱人本人真实的意愿表达。之后,遗嘱人要清晰、明确地向公证人员说明更改遗嘱的具体内容。公证人员会根据遗嘱人的表述,按照法定的格式和要求重新起草遗嘱。在遗嘱起草完成后,遗嘱人要仔细阅读,确认内容无误后签字、按手印。 最后,公证机构会对新的遗嘱进行公证,出具新的公证书。此时,新的公证遗嘱就具有法律效力了,并且在存在多份遗嘱的情况下,如果内容有冲突,以最后这份新的公证遗嘱为准。 总之,更改公证遗嘱虽然有一定的程序要求,但只要按照法律规定的步骤进行,遗嘱人就能够顺利地更改自己的遗嘱,以确保遗嘱内容符合自己当前的意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