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适用违约金或定金?


在合同签订和履行过程中,违约金和定金是两种常见的保障合同履行和弥补损失的方式。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如何选择适用违约金或定金。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违约金和定金的概念。违约金是指合同双方在合同中约定,当一方违约时,应向另一方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而定金则是合同当事人为了确保合同的履行,依据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双方的约定,由当事人一方在合同订立时或者订立后履行前,按照合同标的额的一定比例(不超过20%),预先给付对方当事人的金钱或其替代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八条规定,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这意味着,当出现违约情况时,守约方不能同时主张违约金和定金,只能二选一。 那么,该如何做出选择呢? 我们需要对比违约金和定金罚则所能获得的赔偿金额。定金罚则是指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若适用定金罚则获得的赔偿高于违约金,守约方可以选择定金罚则。例如,合同标的为100万元,定金为20万元(未超过合同标的额的20%),违约金为15万元。若收受定金方违约,守约方选择定金罚则可获得40万元,而选择违约金只能获得15万元,此时选择定金罚则更有利。 相反,若违约金的数额高于适用定金罚则获得的赔偿,守约方则可以选择主张违约金。比如,合同标的为100万元,定金为10万元,违约金为25万元。若收受定金方违约,适用定金罚则守约方只能获得20万元,而主张违约金则能获得25万元,此时选择违约金更合适。 此外,还需要考虑举证的难易程度。主张违约金通常只需要证明对方违约以及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条款即可;而定金罚则需要证明定金的交付等情况。如果举证定金交付等存在困难,选择违约金可能更为稳妥。 总之,在选择适用违约金或定金时,要综合考虑赔偿金额、举证难度等多方面因素,以最大程度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