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伤害该如何索要赔偿?


当遭遇故意伤害事件,受害人索要赔偿是合理合法的诉求。下面为你详细介绍索要赔偿的途径和相关法律依据。 首先,故意伤害中的赔偿包括两种类型,分别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和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赔偿。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就是在司法机关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同时,受害人可以一起提出民事赔偿请求。这种方式的好处是不用再交诉讼费,并且程序相对简便。而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赔偿,则是受害人不依赖刑事诉讼程序,独立向法院提出民事赔偿要求。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并且赔偿范围可能更广。 在索要赔偿时,赔偿项目主要涵盖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如果受害人因伤致残,还可以要求赔偿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等。 法律依据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在索要赔偿的流程上,如果选择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需要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向法院提交附带民事起诉状,写明请求赔偿的项目和金额,并附上相关证据,如医院的诊断证明、费用清单、误工证明等。如果选择单独提起民事诉讼,需要在诉讼时效内(一般为三年),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民事起诉状,并按照上述要求准备好证据。法院在受理后,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审理和判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