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该如何收集家暴证据,法律有哪些相关规定?


在离婚时收集家暴证据至关重要,这能帮助您在离婚过程中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下面为您介绍如何收集家暴证据以及相关法律规定。 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家庭暴力。家庭暴力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暴力行为,像殴打、推搡、打耳光、脚踢、使用工具进行攻击等;还包括语言暴力,比如用语言威胁恐吓、恶意诽谤、辱骂等伤害他人自尊的言语;另外还有性暴力,例如故意攻击性器官、强迫发生性行为、性接触等。 接着说说可以作为家暴证据的类型。 一是公安机关出警记录。一旦遭遇家暴,要及时报警,警方的出警记录会详细记载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等情况,这是很重要的证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关于证据的规定,这属于官方记录,具有较高的证明力。 二是告诫书。公安机关出具的告诫书,会记录施暴者身份、实施家暴的事实陈述,以及不得再实施家暴的警告等内容,能直接证明家暴事实。 三是伤情鉴定意见。遭受家暴后,应尽快到医院就诊,医院的诊断证明、病历资料、诊疗花费票据等都能作为证据,证明您受伤的情况。如果受伤严重,由公安机关出具法医鉴定的介绍信后进行的伤情鉴定意见,证明力更强。 四是相关机构的记录。比如村(居)民委员会、妇联组织等机构的求助接访记录、调解记录。这些记录可以证明您曾就家暴问题寻求过帮助。 五是视听资料。在家庭暴力实施过程中,您可以尽量拍下相关照片、录像,比如身体伤痕和打砸现场的影像资料;也可以保留双方涉及家暴内容的聊天记录、对方承认家庭暴力的录音等。不过要注意,视听资料属于间接证据,不能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事实,需要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 六是书面材料。加害人写下的保证书、承诺书、悔过书等,承认自己实施了家暴行为,这也可以作为证据。 七是证人证言。如果家暴发生时有邻居、亲友、同事等在场,他们的证言也能作为证据。在离婚诉讼中,证人出庭需要当事人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申请,证人要亲自到庭接受法官询问和对方质证 。 法律规定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等法律法规都明确了对家庭暴力的预防和处置措施,保障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并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婚姻家庭编相关规定,家庭暴力的受害人可将对方实施家庭暴力作为确认双方感情确已破裂的法定依据要求离婚,受害人还可同时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加害者承担财产上和精神上的损害赔偿责任 。 总之,收集家暴证据要及时、全面,并且妥善保存。如果您在收集证据过程中遇到困难,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