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犯罪后该如何赔偿家人?
我家孩子还未成年,前段时间犯了点事。现在涉及到赔偿问题,我不太清楚在法律上未成年犯罪后应该怎样赔偿家人,是全部由孩子承担吗,还是有其他规定呢,想了解下具体的赔偿方式和相关法律依据。
展开


在法律中,未成年人犯罪后的赔偿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且有明确规定的内容。我们先来明确一下“未成年人”的概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规定,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其中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后的赔偿责任认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也就是说,如果未成年人有自己的财产,比如通过继承、赠与等方式获得的财产,那么首先用其本人财产来支付赔偿费用。如果财产不够赔偿全部损失,那么就由监护人来承担剩下的赔偿责任。 在实际操作中,赔偿的范围包括因犯罪行为给家人造成的物质损失和精神损失等。物质损失例如直接的财产损坏、医疗费用等。精神损失的赔偿则相对复杂一些,需要根据具体的犯罪行为对家人精神造成的伤害程度来判定,而且需要有相关证据支持。比如,如果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导致家人患上精神疾病,需要有医院的诊断证明等证据。 另外,如果未成年人是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根据法律规定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那么他就要独立承担赔偿责任,就如同成年人一样。总之,未成年犯罪后的赔偿问题需要综合考虑未成年人的民事行为能力、财产状况以及犯罪行为造成的损失等多方面因素。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