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边都是轻微伤该怎么赔钱?


在双方都构成轻微伤的情况下,关于赔偿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和处理。 首先,我们要明确轻微伤的概念。轻微伤是指各种外界因素作用于人体,造成局部组织、器官结构的轻微损害或轻度短暂功能障碍的损伤。简单来说,就是受伤程度相对比较轻,一般不会造成严重的、长期的身体影响。 对于赔偿责任的确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也就是说,谁有过错导致对方受伤,谁就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在双方都有轻微伤的情况下,通常会根据双方的过错程度来划分责任比例。比如,如果是一方先挑起事端、主动攻击,那么这一方的过错可能就大一些,需要承担相对较多的赔偿责任;如果双方都有挑衅、动手的行为,可能会认定双方过错程度相当,各自承担一定比例的责任,常见的是双方各承担50%的责任,但具体比例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赔偿的项目一般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医疗费,就是受伤后去医院看病、检查、买药等实际花费的费用,需要以医院的收费票据为依据。误工费,是指因为受伤不能正常工作而减少的收入。如果有固定收入,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如果没有固定收入,按照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要是无法证明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护理费,是指请人照顾受伤者所花费的费用,一般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来确定。交通费,是指受伤后因为就医或者转院治疗等实际发生的交通费用,以正式票据为凭。住院伙食补助费,是指受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费用,一般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 在处理赔偿问题时,双方可以先尝试自行协商解决。把各自的损失情况列出来,根据责任比例来计算赔偿金额。如果双方能够达成一致意见,签订赔偿协议,按照协议履行就可以了。要是协商不成,也可以请求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比如找当地的公安派出所、人民调解委员会等,他们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解,促使双方达成赔偿协议。如果调解也无法解决问题,那么任何一方都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由法院来判决赔偿的具体金额和方式。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如医院的诊断证明、费用清单、误工证明等,来认定事实,确定责任比例和赔偿金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