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被同学撞骨折应如何赔偿?


在学校被同学撞骨折,赔偿问题需综合多方面考量。 首先是赔偿项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如果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 医疗费就是你因骨折治疗实际花费的费用,比如手术费、检查费、药费等,这需要有正规发票作为凭证。护理费方面,要是请了护工照顾自己,按照护工的工资水平计算;没请护工的话,按照当地护工的平均工资水平来算。交通费是你和家人因为看病或者转院治疗实际产生的费用,记得要保留正规发票。住宿费,如果是在外地治疗产生的,标准可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的出差住宿标准。住院伙食补助费,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确定。营养费则要根据受伤程度和医生的建议来决定是否需要以及具体金额。要是落下残疾,还会涉及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 然后是责任划分。《民法典》第一千二百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一千二百零一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第三人人身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所以,如果学校能证明已尽到教育和管理义务,就不用承担侵权责任,由撞人的同学负责;如果学校没尽到相应义务,就要承担相应责任。要是双方都有责任,那就根据责任大小各自承担相应比例。 具体的赔偿流程,首先建议你和撞人同学的家长以及学校进行友好协商,明确责任和赔偿金额。要是协商不成,可以考虑通过法律途径,比如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来解决。 相关概念: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指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以及八周岁以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未成年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指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