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中负主要责任的一方该如何进行赔偿?


在交通事故中负主要责任的赔偿问题,需要根据事故涉及的主体以及具体情况来确定,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一、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的交通事故赔偿** 如果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首先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对于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若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机动车一方负主要责任的,承担80%的赔偿责任。法律依据是《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相关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 **二、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赔偿** 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一般根据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并参照各自的过错比例承担来确定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赔偿责任。负主要责任的,通常承担70%的赔偿责任。这同样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中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的规定。 **三、赔偿项目** 赔偿项目通常依据受损害一方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例如在人伤案件中,一般会有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交通费等。如果造成残疾的,还可能涉及残疾赔偿金等;造成死亡的,有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等。 **四、赔偿流程** 1. 首先要报警,由交警部门出具交通事故认定书,明确双方的责任划分。 2. 双方可以就赔偿问题进行协商,如果协商一致,可以签订赔偿协议并履行。 3. 如果协商不成,受害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责任人承担赔偿责任。起诉时需要准备相关的证据,如交通事故认定书、财产损失证据(如修车发票)、人身损害相关的住院发票、住院病例、诊断证明等材料,以及民事起诉状等,向事故发生地或被告住所地法院提起诉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