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棚拆迁如何补偿?


搭棚拆迁补偿是一个在实际生活中常见且复杂的问题。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搭棚的性质。搭棚分为合法搭建和违法搭建两种情况。 对于合法搭建的棚子,在拆迁时是可以获得相应补偿的。这里所说的合法搭建,指的是搭建者依据相关规定,经过合法的审批程序后搭建的棚子。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和临时安置的补偿,以及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对于合法搭建的棚子,其补偿通常会根据棚子的实际面积、建造材料、使用功能等因素来综合评估其价值。例如,用彩钢板搭建的简易棚和用砖瓦等材料搭建的较为坚固的棚子,在补偿价值上肯定是不同的。一般来说,会由专业的评估机构对棚子进行评估,确定其价值后给予相应的货币补偿。如果涉及到因拆迁导致棚子使用者需要搬迁和临时安置,也会按照规定给予这方面的补偿。如果棚子用于经营活动,还会对停产停业造成的损失进行补偿。 而对于违法搭建的棚子,也就是没有经过合法审批程序搭建的棚子,情况就不同了。根据《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四条规定,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的,限期改正,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可以并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时候是不予补偿的。不过,在实际操作中,如果违法搭建的棚子符合一定的条件,例如是历史遗留问题导致没有办理审批手续,且棚子的存在并没有严重影响规划实施等,相关部门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处理和一定的补偿,但这种补偿通常会比合法搭建的棚子要少很多。所以,搭棚拆迁的补偿情况会因为棚子的合法性以及各地的具体政策而有所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