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局函调后期如何开展工作?


税务局函调是税务机关为加强税收管理,防范税收风险,对纳税人某些涉税事项进行调查核实的一种手段。在函调后期,税务局主要会按照以下步骤开展工作: 首先是结果分析。税务局收到回函后,会对回函内容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研究。他们会对比企业提供的资料与回函信息是否一致,查看是否存在疑点和问题。如果发现数据不符或者有其他异常情况,会进一步深入调查。比如,企业申报的某项业务收入与对方单位回函确认的金额差异较大,税务局就会关注这个差异产生的原因。 其次是实地核查(如有必要)。当函调结果存在疑问,或者通过函调无法完全核实情况时,税务局可能会安排工作人员到企业进行实地核查。他们会查看企业的生产经营场所、财务账目、相关合同等资料,以获取更直接、准确的信息。例如,对于一些涉及货物交易的函调,如果对货物的真实性和流向存在疑问,税务人员可能会到企业仓库查看货物库存情况,核实货物的进出记录。 然后是处理决定。根据函调结果和实地核查情况(如果有),税务局会做出相应的处理决定。如果企业不存在税收违法行为,税务局会结束函调程序,并将相关资料归档保存。如果发现企业存在少缴税款、虚开发票等违法行为,税务局会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最后是后续跟踪。税务局可能会对企业进行后续跟踪管理,以确保企业按照处理决定进行整改,并规范今后的纳税行为。他们可能会要求企业定期报送相关资料,或者进行不定期的复查。例如,对于因发票管理不规范而被函调处理的企业,税务局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查企业的发票开具和使用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