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遇到员工不签无固定期限合同就不上岗的情况该如何处理?


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员工提出不签无固定期限合同就不上岗的情况时有发生,企业需要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妥善处理。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概念。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简单来说,就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这并不意味着合同没有终止的可能,只是没有明确的截止日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比如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当员工以不签无固定期限合同就不上岗时,企业要先判断是否符合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条件。如果符合法定应当签订的情形,企业应积极与员工沟通,向其解释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对双方权益的保障作用,避免员工因误解而拒绝签订。若员工仍然拒绝,企业需要保留好相关的沟通记录,证明企业已尽到告知和协商的义务。如果不符合法定应当签订的情形,企业可以明确告知员工其要求没有法律依据。若员工坚持不上岗,企业可以按照合法的规章制度进行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企业的规章制度必须是经过民主程序制定,并且已向员工公示。在处理此类问题时,企业要注意避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风险。如果企业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总之,企业在面对员工不签无固定期限合同就不上岗的情况时,要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合理沟通和合法程序来解决问题,保障企业和员工双方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