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对付无理信访人?


在处理无理信访人的问题上,我们需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合法、合理、有序的方式进行应对。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无理信访”。无理信访通常是指信访人提出的诉求没有事实依据或者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并且在相关部门已经作出合理答复和处理后,仍然坚持不合理要求、反复信访甚至采取过激行为的情况。 根据《信访工作条例》规定,信访人在信访过程中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信访秩序。如果信访人违反此规定,有关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应当对其进行劝阻、批评或者教育。 当遇到无理信访人时,第一步是要做好沟通解释工作。相关部门应耐心地向信访人说明其诉求不被支持的原因,依据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让信访人了解其诉求的不合理之处。这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处理方式,有助于化解矛盾和误解。 若沟通解释无效,无理信访人仍然坚持不合理诉求,并且采取扰乱公共秩序、妨碍国家机关正常工作等行为,就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理。例如,信访人在国家机关办公场所周围、公共场所非法聚集,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拦截公务车辆,或者堵塞、阻断交通等行为,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对于那些长期无理缠访、闹访,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的,还可能涉嫌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比如,以信访为名,组织、策划、实施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破坏社会秩序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定罪处罚。 此外,相关部门还应建立健全信访工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协调配合。在处理无理信访问题时,各部门之间要及时沟通情况,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做好信访人的疏导和稳控工作。同时,要注重收集和固定证据,以便在需要时能够依法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