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离婚两个孩子怎么判?


父母离婚时涉及两个孩子抚养权的判定,法院一般会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决定。 首先,如果夫妻双方对于孩子抚养问题协商一致,那么法院会按照双方当事人的意思出具判决书。这体现了法律对当事人意愿的尊重,只要双方协商的结果不损害孩子的利益,法院通常会认可。 若双方不能协商一致,法院就会依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进行判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规定,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这是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通常更需要母亲的照顾和陪伴,母亲在生活照料和情感安抚上具有天然优势。不过,如果母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比如癌症等,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或者母方有抚养条件却不尽抚养义务,像对子女有遗弃、虐待行为,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等特殊情况,孩子也可能判给父亲。 当孩子已满两周岁,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法院会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这里会综合考虑很多因素,例如双方的经济状况,经济条件较好的一方可能更有能力为孩子提供稳定的生活环境、良好的教育资源等;个人素质方面,品德良好、有责任心的一方会更受青睐;生活环境也是重要考量因素,稳定、健康的生活环境有利于孩子成长;对子女的责任感以及与子女的感情亲密程度也在考虑范围内,与孩子感情深厚、更关心孩子成长的一方,在争取抚养权上会更有优势。 要是子女已满八周岁,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和判断能力,他们的想法对于抚养权归属的判定具有重要作用。 在实际案例中,有两个孩子的情况下,法院判决一方抚养一个孩子的概率较大,但这不是绝对的。如果一方出现不适合抚养子女的情况,比如有吸毒、赌博等恶习,患有久治不愈的艾滋病、梅毒等传染性疾病,或者有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行为,以及长期不履行抚养义务等,法院就有可能将两个孩子的抚养权都判归给另一方。 此外,父母双方还可以协议轮流抚养子女,这可以根据双方自愿达成的抚养协议,或者在法院的参与下达成抚养协议。这样能让孩子与父母双方都保持密切联系,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 总之,法院判决的核心原则是保障未成年子女的最大利益,尽可能为孩子创造一个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环境。 相关概念: 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这是法院在判定子女抚养权归属时的重要依据,就是综合各方面因素,选择能为孩子提供最好生活条件、教育环境、情感关怀等,最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抚养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