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行医该如何界定诈骗罪?
在探讨非法行医如何界定诈骗罪之前,我们需要分别了解非法行医和诈骗罪的概念。
非法行医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从事医疗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规定,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而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在非法行医的过程中,如果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故意虚构自己具有行医资格或者夸大病情、治疗效果等,使患者产生错误认识,从而自愿交出财物,就可能构成诈骗罪。例如,没有行医资格的人谎称自己是某知名专家,能治愈某种疑难杂症,收取患者高额费用,但实际上根本无法提供有效的治疗,这种行为就很可能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判断非法行医是否构成诈骗罪,关键在于考察行 为人的主观故意和客观行为。主观上,行为人必须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客观上,行为人实施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并且使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而处分了财产。同时,骗取的财物数额要达到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
需要注意的是,在司法实践中,非法行医和诈骗罪可能存在竞合的情况。如果一个行为既符合非法行医罪的构成要件,又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一般会按照处罚较重的罪名定罪处罚。此外,具体的案件情况各不相同,最终的定罪和量刑需要由司法机关根据案件的具体事实和证据来确定。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单位是否愿意为职工申请工伤认定?
持刀威胁他人会被定什么罪?
离婚起诉的费用是如何根据标的计算的?
喝醉酒侵害未遂女生会怎么判?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是否有公务员医疗补助?
民法典的内容是什么?
开小诊所需要营业执照吗?
父母的房产拆迁后子女该如何继承?
追诉期过了是不是就没事了?
被执行人还钱给法院好还是给申请人好?
驾校违规操作该如何举报?
车被交警扣了该怎么拿车?
我国刑法的时间效力是如何规定的?
车险医保用药保险是否有限额?
事故车在维修期间有误工费吗?
法律对儿子和女儿的养老责任是如何规定的?
国际婚姻该如何办理?
配偶生育男方依法能享受几天护理假?
保险公司追偿但对方没财产可供执行怎么办?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