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垄断如何定性?
我在一个行业里发现有些企业的行为感觉像是垄断,但又不确定。比如他们好像联合起来控制价格、划分市场范围。我想了解下在法律上,行业垄断到底是怎么定性的,依据是什么,什么样的行为才会被认定为行业垄断呢?
展开


行业垄断的定性是一个较为复杂但有明确法律规定的过程。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垄断。简单来说,垄断就是某个或某些企业凭借自身优势,限制、排除市场竞争,从而掌控市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垄断行为主要包括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以及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对于垄断协议,它又分为横向垄断协议和纵向垄断协议。横向垄断协议是指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之间达成的协议,比如同行企业之间联合起来固定价格、限制产量等。像几家大型的钢材企业一起约定钢材的销售价格,不允许其他企业低于这个价格销售,这就是典型的横向垄断协议。《反垄断法》第十三条明确禁止了这类横向垄断协议。纵向垄断协议则是指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的协议,比如生产商要求经销商只能以特定价格销售商品。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也是常见的垄断行为。市场支配地位是指经营者在相关市场内具有能够控制商品价格、数量或者其他交易条件,或者能够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能力的市场地位。如果一个企业在某个行业占据了绝对的市场份额,然后利用这个优势,比如无正当理由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或者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差别待遇,这就属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反垄断法》第十七条对此有详细规定。 经营者集中是指经营者合并、经营者通过取得股权或者资产的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等情形。如果经营者集中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就可能被认定为垄断。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会根据《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等相关规定,对经营者集中进行审查。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