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行为的认定规则及程序内容是什么
我在了解市场竞争相关知识时,对垄断行为这块不太明白。想知道在实际市场环境中,到底怎么去认定一个行为是不是垄断行为呢,认定有哪些规则和程序呢,希望能详细了解一下。
展开


垄断行为,简单来说,就是违反竞争法规定,目的是扩张经济规模或形成有利经济地位的行为。 我国《反垄断法》第3条规定,垄断行为具体包括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 认定规则方面: 一是本身违法规则,有些垄断行为从性质上就被认为违法,比如价格限制协议,不用去分析其合理性,不用管对竞争实际效果、实施者市场能力等,因为从性质可推定其积极效果弥补不了对竞争的损害,且这种规则运用需有法律明确规定。 二是合理规则,并非所有疑似垄断行为都直接认定违法,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其是否合理,判断对市场竞争的影响等。 认定程序方面:通常先由相关主体进行举报或者执法机构主动发现线索。然后执法机构展开调查,收集证据,比如市场份额、交易记录、相关文件等。之后进行分析判断,依据法律规定和相关规则,判断是否构成垄断行为。如果构成,会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等。 另外,还有除外规则,有些看似垄断的情形,出于产业政策等因素考虑,不适用反垄断法禁止,像存在例外和豁免情况 。 相关概念: 本身违法规则:又称为当然违法规则,反映事实与法律间逻辑判断问题,违法行为存在与否是裁决基础,像价格限制协议这种,无需合理性分析即认定违法。 合理规则: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疑似垄断行为是否合理及对市场竞争影响等 。 除外规则:包含例外与豁免,排除反垄断法适用的情形。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