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赡养义务该如何认定?
我家几个兄弟姐妹商量好了一起赡养父母,但在实际操作中,我承担了大部分的日常照顾和费用支出。现在我们因为赡养义务的划分起了争执,想知道在法律上,主要赡养义务是怎么认定的呢?
展开


在法律中,主要赡养义务的认定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多方面的考量。首先,我们要了解赡养义务的基本概念。赡养义务是指子女或其他赡养人对老年人在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责任。 从经济供养方面来看,如果赡养人承担了老年人大部分的生活费用,包括生活费、医疗费等,就可以认定其在经济上履行了主要赡养义务。比如,老人每月的生活开销、生病住院的费用等大部分是由某一个赡养人支付的,那么该赡养人在经济供养上就起到了主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这里明确了经济供养是赡养义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活照料方面,若赡养人长期陪伴在老人身边,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起居,像做饭、洗衣、陪同就医等,也能认定为履行了主要赡养义务。有些老人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专人照顾,某一赡养人承担了大部分的照顾工作,这就是在生活照料上尽到了主要责任。 精神慰藉同样不可忽视。赡养人经常关心老人的精神需求,与老人沟通交流,给予老人情感上的支持,也是履行赡养义务的重要体现。如果某一赡养人在这方面做得比较突出,也可以视为履行了主要赡养义务。虽然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精神慰藉达到何种程度算履行主要义务,但它是赡养义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通常会综合考虑以上多个因素来认定谁履行了主要赡养义务。比如会根据各赡养人的实际付出、老人的陈述等情况进行判断。总之,认定主要赡养义务需要从多个角度综合考量,而不是单纯依据某一方面来确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