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怎样来定性盗窃行为呢?

在生活中,有时候会遇到一些涉及拿取他人财物的情况,不清楚这种行为是否属于盗窃,也不知道盗窃的界限到底在哪里。比如,偶尔拿了别人不太值钱的小物件,或者多次拿取价值不高的东西,不知道会不会被认定为盗窃。想了解清楚盗窃具体是怎么定性的。
展开 view-more
  • #盗窃定性
  • #非法占有
  • #秘密窃取
  • #盗窃数额
  • #盗窃次数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要定性盗窃行为,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从主观方面来看,行为人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就是说,拿别人东西是想自己占有、使用或者处置,而不是暂时借用等其他合理目的。例如,甲趁乙不注意,拿走乙的手机并据为己有,这就体现了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 其次,在行为方式上,通常是采用“秘密窃取”的方法。所谓秘密窃取,就是在财物所有人、保管人或者经手人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偷偷地拿走财物。比如,趁商店老板不注意,悄悄拿走货架上的商品。 再者,盗窃行为的定罪还与盗窃财物的数额以及盗窃次数有关。一般来说,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会被认定为盗窃罪。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不同地区对于“数额较大”的标准可能有所不同,但通常是在1000元至3000元以上。而“多次盗窃”一般是指两年内盗窃三次以上。例如,丙在一年内盗窃了五次,每次盗窃金额虽然不大,但累计起来达到了一定数额,也可能构成盗窃罪。 另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考虑。对于某些具有小偷小摸行为的、因受灾生活困难偶尔偷窃财物的、或者被胁迫参加盗窃活动没有分赃或分赃甚微的,可不作盗窃罪处理,必要时,可由主管机关予以适当处罚。例如,因家庭突发重大变故生活困难,偶尔偷拿他人少量财物用于应急的,可能不会被认定为盗窃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总之,盗窃行为的定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结合相关法律规定来综合判断。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