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和侵占罪该如何进行界定?

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一些涉及财物纠纷的情况,有时很难判断是诈骗还是侵占行为。比如有人拿走他人财物,不清楚这种行为到底属于哪种犯罪。想了解清楚这两种罪名在具体行为表现、涉及财物性质等方面的界定标准。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诈骗罪和侵占罪的界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行为模式**:诈骗罪中,行为人通过欺骗手段,使受害者产生错误认识,从而自愿将财物交给行为人。例如,行为人谎称自己有一批高质量的货物,受害者信以为真并支付货款,但实际上并没有货物,行为人以此非法占有了受害者的货款。而侵占罪中,行为人是在合法占有他人财物的基础上,非法将财物据为己有。比如,甲将财物交给乙保管,乙却擅自将该财物占为己有,拒不归还。


**非法占有目的产生的时间**:诈骗罪中,非法占有目的产生于获取财物之前,行为人通过欺骗行为来达到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而侵占罪中,非法占有目的产生于合法占有财物之后,即先合法占有,后产生非法占有的想法。


**犯罪对象**:诈骗罪的犯罪对象是不特定的财物,包括他人所有或者占有的财物。而侵占罪的犯罪对象仅限于代为保管等的基于合法占有的他人财物、他人的遗忘物或埋藏物。例如,甲在路边捡到乙丢失的钱包(遗忘物),据为己有,拒不归还,这种行为可能构成侵占罪。


**法律依据**: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总之,诈骗罪和侵占罪在行为模式、非法占有目的产生的时间、犯罪对象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在具体判断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准确认定犯罪性质。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

诈骗和职务侵占有哪些区别?

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一些涉及财物非法占有的案件时,常常分不清是诈骗还是职务侵占。比如公司员工利用一些手段获取了财物,不清楚这种行为到底该怎么定性。想了解二者具体在哪些方面存在区别,以便能准确判断相关行为的性质。

职务侵占与诈骗罪有哪些区别?

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一些涉及财产侵占的案件时,很难分清到底是职务侵占还是诈骗。比如公司员工利用职务拿了公司财物,或者有人用欺骗手段获取他人财物,不知道该如何准确判断其行为性质。想具体了解职务侵占与诈骗罪在各方面的区别。

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有什么区别?

在一些经济往来中,经常会遇到涉及诈骗的情况,有时候很难分清到底是诈骗罪还是合同诈骗罪。比如在商业合作中,一方通过签订合同骗走了另一方的财物,这种情况该怎么定性呢?想具体了解下这两个罪名在各个方面的区别,以便能准确判断和应对。

如何区分盗窃罪和侵占罪?

最近遇到一个案子,涉及财物占有问题,不太清楚到底该算盗窃还是侵占。具体就是有人拿了别人放在某处的东西,想知道从法律角度,怎么判断这种行为到底属于盗窃罪还是侵占罪,主要是想了解判断的关键要点。

诈骗罪和民事欺诈有哪些区别?

在一些经济往来中,常遇到难以判断是诈骗罪还是民事欺诈的情况。比如在交易时,对方有不实陈述,不清楚这是普通欺诈还是构成诈骗犯罪。想了解二者具体在哪些方面存在区别,以便能准确判断和应对。

诈骗罪与贷款诈骗罪有哪些区别呢?

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一些涉及诈骗的案件时,很难分清到底是诈骗罪还是贷款诈骗罪。比如有人通过欺骗手段获取了贷款,不清楚这种行为具体该怎么定性。想了解这两种罪名在具体法律规定上的详细区别,以及各自的判定标准等。

诈骗罪和信用卡诈骗罪的区别该怎么认定?

在一些经济纠纷案件中,经常会涉及到诈骗相关的问题,有时候很难分清是诈骗罪还是信用卡诈骗罪。比如有人用信用卡进行了一些操作骗了钱,不确定到底该算哪种诈骗。想了解下二者具体在哪些方面存在区别,以便能清楚判断。

诈骗罪如何认定是故意的呢?

在一些经济往来或者交易中,有时很难判断对方行为是否构成诈骗罪故意。比如有人借钱后长期不还,或者在交易中存在一些模糊不清的行为,不清楚对方是真的有困难还是故意行骗。想了解具体从哪些方面、依据什么标准来认定诈骗罪的故意。

怎样的行为才属于诈骗行为?

最近遇到一些让人疑惑的事儿,有人用一些不太寻常的手段拿走了别人财物,感觉像是诈骗,但又不太确定。想知道具体在什么情况下,一种行为能被认定是诈骗,有没有明确的判断标准。

以盗窃的手段诈骗的到底定什么罪?

最近遇到一个案子,嫌疑人用了一些类似盗窃的手段,同时又有诈骗的成分在里面,搞不清楚这种情况在法律上该怎么定性。想知道具体是看哪个行为占主导,还是有其他的判断标准,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挪用资金罪与职务侵占罪有哪些区别?

在实际工作场景中,有时难以判断某些行为究竟属于挪用资金罪还是职务侵占罪。比如单位员工利用职务之便拿走单位财物,不清楚其行为性质及相应法律后果。想了解二者在具体方面,如行为表现、侵犯客体等的明确区别。

什么是诈骗罪?该如何对诈骗罪进行定性?

最近遇到一些涉及财产被骗的事儿,心里很疑惑。想知道具体什么样的行为算诈骗,达到什么标准会被认定为诈骗罪,还有在实际判断时需要考虑哪些关键因素。

敲诈勒索罪与诈骗罪有哪些区别?

在一些实际案例中,不太能分清行为到底是敲诈勒索还是诈骗,比如存在一些既好像有欺骗成分又有胁迫感觉的情况。想具体了解下敲诈勒索罪与诈骗罪在构成要件、行为特征等方面存在哪些明显区别,以便能准确辨别。

什么行为算是诈骗?

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让人怀疑是不是诈骗的情况。比如有人向我借钱后消失不见,或者买东西时商家隐瞒商品问题,这些行为到底算不算诈骗呢?我想了解清楚诈骗具体的界定标准和相关情况。

怎样的行为才构成诈骗罪呢?

我最近遇到一些涉及财产纠纷的事儿,有人说可能涉及诈骗,但我不太确定。想知道具体从哪些方面判断是不是构成诈骗罪,有没有明确的标准和界限。

什么叫诈骗罪?怎样的行为才能构成诈骗罪?

最近遇到一些涉及财产损失的事儿,怀疑可能是诈骗,但不太确定。想了解诈骗罪具体是怎么定义的,构成诈骗罪需要满足哪些条件,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准确判断是不是诈骗行为。

诈骗罪具体是如何定义的呢?

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看似可疑的行为,比如有人用一些奇怪的借口找你要钱,或者在交易中感觉对方好像隐瞒了什么重要信息。我不太清楚这些行为是否构成诈骗罪,想知道诈骗罪到底是怎么明确界定的,具体包含哪些关键要素。

经济诈骗该如何进行定性?

在一些经济往来中,常常会遇到难以分辨是否构成经济诈骗的情况。比如在商业合作中,一方承诺了某些条件但未兑现,另一方怀疑是经济诈骗,但又不确定。想了解具体从哪些方面、依据什么标准来明确界定经济诈骗行为。

关于诈骗罪的认定问题具体有哪些?

在一些经济往来和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疑似诈骗的情况,比如有人虚构项目骗投资,或者以虚假理由借钱后消失不见等。不清楚怎样的行为才算构成诈骗罪,认定诈骗罪的标准和依据具体是什么,希望能得到专业清晰的解答。

多少钱会构成诈骗犯罪?

在生活中,有时候会遇到一些涉及钱财往来可能存在诈骗风险的情况,不太清楚具体金额达到多少就会构成诈骗犯罪。比如在一些交易、借贷或者网络活动中,担心自己或者他人遭遇诈骗,想明确下法律上对于构成诈骗犯罪的金额界定,以及是否还有其他相关判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