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有什么区别?

在一些经济往来中,经常会遇到涉及诈骗的情况,有时候很难分清到底是诈骗罪还是合同诈骗罪。比如在商业合作中,一方通过签订合同骗走了另一方的财物,这种情况该怎么定性呢?想具体了解下这两个罪名在各个方面的区别,以便能准确判断和应对。
展开 view-more
  • #诈骗犯罪
  • #法律区别
  • #合同诈骗
  • #犯罪构成
  • #刑法规定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存在多方面的区别,具体如下: **犯罪客体方面**: 诈骗罪侵犯的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其规定在《刑法》第五章【侵犯财产罪】。例如,甲通过虚构事实骗乙说自己有珍贵古董出售,乙信以为真付款购买,甲收款后消失不见,甲的行为侵犯了乙的财产所有权,构成诈骗罪。 合同诈骗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除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外,还侵犯了市场交易秩序和国家合同管理制度,规定在《刑法》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例如,丙公司虚构生产能力,与丁公司签订生产合同,收取预付款后却无法按合同生产交付产品,不仅侵犯了丁公司财产权,还扰乱了市场交易秩序,构成合同诈骗罪。 **犯罪主体方面**: 诈骗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比如个人实施的街头诈骗行为,主体就是实施诈骗的个人。 合同诈骗罪的犯罪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由单位构成。例如,某公司为谋取非法利益,以单位名义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实施诈骗行为,该公司就构成合同诈骗罪的主体。 **犯罪目的方面**: 诈骗罪行为人目的是非法占有相对人的财物,财物范围、种类没有限制。比如诈骗他人的现金、首饰等。 合同诈骗罪要求行为人非法占有的财物应当是与合同签订、履行相关的财物,例如合同中约定的标的物、预付款、定金等,且行为人目的并非签订或履行合同,而是非法占有合同约定财物。 **犯罪手段方面**: 诈骗罪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行为人实施欺骗行为,使相对人产生认识错误并交付财物,手段不限定于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例如,通过打电话虚构中奖信息,让他人转账缴纳手续费来骗取钱财。 合同诈骗罪的核心行为也是“骗”,但主要特征是“利用合同”进行诈骗,必须是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合同对方当事人财物。例如,谎称有工厂能按时生产大量产品与他人签订供货合同,收取货款后却不生产供货。 **“合同”在犯罪中的作用方面**: 在普通诈骗罪中,“合同”可能只是实行欺骗行为的辅助工具。比如签订虚假合同只是为了让被害人更相信诈骗者的谎言,本质上不存在与合同约定内容相关的经营活动。 在合同诈骗罪中,“合同”是被害人陷入认识错误的主要原因,双方基于合同产生交易关系,行为人利用合同实施诈骗行为。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