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诈骗罪和民事欺诈有哪些区别?

在一些经济往来中,常遇到难以判断是诈骗罪还是民事欺诈的情况。比如在交易时,对方有不实陈述,不清楚这是普通欺诈还是构成诈骗犯罪。想了解二者具体在哪些方面存在区别,以便能准确判断和应对。
展开 view-more
  • #诈骗犯罪
  • #民事欺诈
  • #主观目的
  • #欺骗内容
  • #法律后果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诈骗罪和民事欺诈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区别: **主观目的方面**:诈骗罪的行为人主观上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常不打算付出任何代价或做出任何劳务就想获取他人财物,例如虚构自己有工厂能按时生产交付大量货物,实际根本没有生产能力,骗得对方预付款后消失不见。而民事欺诈行为人主观目的是通过瞒、哄、诱导的方法,使受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做出对其不利而对欺诈行为人有利的行为,通过“履行义务”的合法形式谋取非法利益,其实质是“不法获利”,主观故意是间接的,比如在售卖二手车时,隐瞒车辆曾发生过重大事故的情况,以获取更高售价,但还是会将车辆交付给买家。 **欺骗内容方面**:刑事诈骗行为人往往是完全虚构事实、无中生有,根本不具备履行义务的能力和条件。而民事欺诈行为人则是基于一定事实基础上的夸张、扩大。例如,诈骗者谎称自己有一座大型工厂可以按时生产并交付大量高质量的产品,实际上根本没有工厂;而民事欺诈可能是在有工厂的基础上,夸大了工厂的生产能力。 **行为性质方面**:诈骗罪是刑事犯罪,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他人财产安全,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民事欺诈是民事行为,主要是在民事活动中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 **法律后果方面**:诈骗罪的法律后果是行为人要承担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民事欺诈的行为人承担的是民事法律责任,比如需要承担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继续履行等责任。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