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案件的起诉状案由?


确定案件的起诉状案由是启动法律诉讼程序时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关系到法院对案件的受理和审理方向,也影响着当事人权利的主张和实现。下面为你详细介绍确定案由的方法和依据。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案由。简单来说,案由就是对案件所涉及的法律关系和争议焦点的概括性表述。它就像是案件的一个“标签”,能让法院快速了解案件的大致性质和类型。 确定案由的主要依据是《民事案件案由规定》。这是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对各类民事案件的案由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规定。在确定案由时,应当根据当事人主张的民事法律关系的性质来进行。比如,如果是因为合同的签订、履行等问题产生的纠纷,那么案由可能就属于合同纠纷这一大类;要是涉及到侵权行为,像人身伤害、财产损害等,就可能属于侵权责任纠纷的范畴。 具体操作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确定案由。第一步,分析案件的基本事实。仔细梳理案件中发生的事情,包括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例如,在一个商业合作中,一方未按照约定支付款项,另一方要起诉追讨。这里的基本事实就是商业合作和未支付款项的行为。第二步,判断所涉及的法律关系。根据基本事实,确定当事人之间存在的是哪种法律关系,是合同关系、侵权关系,还是其他类型的法律关系。比如上面的例子,双方基于商业合作签订了合同,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合同法律关系。第三步,对照《民事案件案由规定》,找到最符合的具体案由。在合同纠纷这一大类下,还有各种具体的案由,如买卖合同纠纷、服务合同纠纷等。要根据实际情况,准确选择最贴切的案由。 需要注意的是,案由的确定要准确、具体。如果案由选择不当,可能会导致法院不予受理或者审理方向出现偏差。同时,如果在诉讼过程中发现案由不准确,当事人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申请变更案由。总之,确定案由需要认真分析案件事实,准确把握法律关系,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