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后饮酒该如何认定?
我之前开车不小心撞了别人的车,当时心里害怕就直接开车跑了。之后我越想越慌,就喝了点酒。现在对方报警在找我,我想知道这种肇事逃逸后又饮酒的情况,法律上会怎么认定啊?
展开


在探讨肇事逃逸后饮酒如何认定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几个关键的法律概念。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而饮酒驾驶则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醉酒驾驶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对于肇事逃逸后饮酒这种情况,司法实践中认定起来较为复杂。首先,交通管理部门会尽力收集证据来还原事故发生时的真实情况。如果有足够证据(比如监控视频、证人证言等)证明驾驶人在肇事时并未饮酒,而逃逸后才饮酒,那么不能以逃逸后的饮酒状态来认定肇事时的酒驾情况。不过,逃逸这一行为本身就严重违反了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如果无法证明驾驶人在肇事时是否饮酒,那么会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来综合判断。例如,若事故发生后不久驾驶人被查获且体内酒精含量较高,又没有证据表明是逃逸后才饮酒的,那么有可能会认定其在肇事时处于酒驾或醉驾状态。若被认定为酒驾肇事逃逸,除了罚款和拘留外,还会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且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若是醉驾肇事逃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构成危险驾驶罪,会被判处拘役,并处罚金;同时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如果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总之,肇事逃逸后饮酒的认定需要综合多方面的证据和情况,并且逃逸和酒驾都会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所以,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积极救助伤者并配合交警部门的处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