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定自诉人是否上诉?
我参与了一个刑事案件,作为案件相关方,我很关心自诉人是否会上诉。我不太清楚判定的标准和相关流程,想知道具体该从哪些方面去判断,以及有没有什么明确的规定来确定这一点。
展开


判定自诉人是否上诉,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 首先,看自诉人是否在法定期限内表达了上诉的意思。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规定,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在法定期限内以书状或者口头形式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这里的法定期限,对判决不服的上诉期限为收到判决书后的10日,对裁定不服的上诉期限为收到裁定书后的5日。 其次,以自诉人在上诉期满前最后一次的意思表示为准。如果在上诉期内,自诉人先表示不上诉,后来又改变主意表示上诉,那么以其最后一次的意思为准。 最后,看是否有符合法定的特殊情况。例如,当事人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而耽误提起上诉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5日内,可以申请继续进行应当在期满以前完成的诉讼活动,这种申请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如果人民法院裁定准许,那么即使超过了常规的上诉期限,自诉人的上诉依然有效。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