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计入房产原值的地价?


确定计入房产原值的地价是一个在房地产税务处理中较为关键的问题。下面为您详细解释如何确定计入房产原值的地价。 首先,我们要明确地价和房产原值的概念。地价简单来说就是土地的价格,也就是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而房产原值是指纳税人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在账簿“固定资产”科目中记载的房屋原价。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城镇土地使用税等政策的通知》(财税〔2010〕121号)第三条规定:“对按照房产原值计税的房产,无论会计上如何核算,房产原值均应包含地价,包括为取得土地使用权支付的价款、开发土地发生的成本费用等。宗地容积率低于0.5的,按房产建筑面积的2倍计算土地面积并据此确定计入房产原值的地价。” 这里提到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宗地容积率。宗地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净用地面积的比率。简单理解就是土地上建筑的密集程度。 当宗地容积率大于或等于0.5时,计入房产原值的地价为取得土地使用权支付的价款、开发土地发生的成本费用等。比如,企业取得一块土地,支付土地出让金等费用共1000万元,开发土地发生成本费用200万元,那么计入房产原值的地价就是1200万元。 当宗地容积率低于0.5时,就需要按房产建筑面积的2倍计算土地面积并据此确定计入房产原值的地价。举个例子,某企业的宗地容积率为0.4,房产建筑面积为1000平方米,土地总面积为5000平方米,土地总成本为2000万元。先计算出2倍房产建筑面积对应的土地面积为2×1000 = 2000平方米。然后算出每平方米土地成本为2000÷5000 = 0.4万元/平方米。那么计入房产原值的地价就是2000×0.4 = 800万元。 在实际操作中,纳税人要准确计算和确定计入房产原值的地价,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进行税务处理,以避免税务风险。如果对地价确定和房产原值计算还有疑问,可以咨询当地税务机关或专业税务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