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定肇事逃逸致人轻伤?
开车的时候跟别人撞了一下,对方受了点轻伤,当时有点害怕就直接走了。现在挺担心这算不算肇事逃逸,想知道在法律上到底是怎么判定肇事逃逸致人轻伤这种情况的,要是真算肇事逃逸会有啥后果。
展开


要判定肇事逃逸致人轻伤,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 首先,肇事人主观上得明知发生了交通事故。就是说肇事人心里清楚自己的行为引发了交通事故,而不是稀里糊涂不知道。比如撞车后,听到明显碰撞声,看到车辆损坏或者有人受伤等情况,就应该意识到发生事故了。 其次,有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这里的逃离不是正常离开,而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跑掉。比如撞伤人后,不停车处理,直接驾车快速离开现场;或者把伤者送到医院,却不报案还无缘无故离开医院;又或者留下假信息后离开医院等,这些都算逃离行为。 再者,这种逃离行为对事故调查和处理造成阻碍。要是只是因为害怕,短暂离开现场,很快又回来配合调查,一般不算肇事逃逸。但如果跑了很久,导致现场证据没了,责任分不清,那大概率会被认定是肇事逃逸。 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才会涉及刑事处罚。致人轻伤一般不构成交通肇事罪中的重大事故情形,但肇事逃逸行为本身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会面临行政处罚,比如罚款、拘留,驾驶证扣分甚至吊销驾驶证等。 相关概念: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减损权益或者增加义务的方式予以惩戒的行为 。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