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婚姻存在恶意欺骗?
我结婚后发现对方在很多事情上对我有所隐瞒,感觉自己好像被恶意欺骗了。比如他婚前说有稳定的高收入工作,婚后却经常失业,而且对家庭经济也没什么贡献。我想知道在法律上,像这种情况怎么认定是婚姻恶意欺骗呢?
展开


在法律层面,认定婚姻中的恶意欺骗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考量。首先,我们要了解恶意欺骗的含义。简单来说,恶意欺骗就是一方在婚姻相关的重要事情上故意隐瞒真相或者编造虚假情况,让另一方基于错误的认识而做出结婚的决定。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为我们判断是否构成恶意欺骗提供了指引。在司法实践中,常见的认定情形有以下几种。 其一,关于重大疾病的隐瞒。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三条规定,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应当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另一方;不如实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如果一方明知自己有严重的疾病,比如严重的遗传性疾病、传染性疾病等,却在婚前故意不告诉对方,这就可能构成恶意欺骗。另一方在知道后,有权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向法院提出撤销婚姻的请求。 其二,在身份信息方面的虚假陈述。比如一方伪造自己的学历、职业、家庭背景等重要信息。以职业为例,如果一方声称自己是高级管理人员,但实际上只是普通员工,并且这种虚假陈述对另一方决定结婚起到了重要作用,那么也可能被认定为恶意欺骗。 其三,财产状况的隐瞒或虚假告知。比如隐瞒巨额债务,或者夸大自己的财产状况。如果一方在婚前欠下大量债务,却故意不告知对方,婚后让对方承担债务压力,这就损害了另一方的权益,可能构成恶意欺骗。 需要注意的是,要认定婚姻存在恶意欺骗,必须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对方是故意欺骗,并且这种欺骗行为对婚姻的缔结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权益受损的一方可以通过合法途径,比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