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断定是否属于医疗事故?
断定一起事件是否属于医疗事故,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并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来判断。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医疗事故的定义。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规定,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判断医疗事故有几个关键要素。
第一个要素是主体,必须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医疗机构是经过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合法医疗单位,医务人员则是在医疗机构中具备相应执业资格的人员。如果不是这些主体实施的医疗行为,一般不能认定为医疗事故。
第二个要素是行为违法性。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必须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比如,医生在手术前没有按照规定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或者护士没有按照正确的流程给药,这些违反规定的行为就可能成为判定医疗事故的依据。
第三个要素是存在过失。这里的过失是指医务人员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产生不良后果,但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虽然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从而导致了不良后果的发生。如果医务人员没有过失,即使患者出现了不良后果,也不能认定为医疗事故。例如,在某些复杂疾病的治疗中,虽然医生已经尽到了合理的注意义务,但由于疾病本身的特殊性 ,仍然无法避免患者出现不良结局,这种情况就不属于医疗事故。
最后一个要素是造成患者人身损害。也就是说,患者的身体因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过失行为受到了伤害。这种损害必须是客观存在的,并且与医务人员的过失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如果患者的损害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与医疗行为没有直接关联,那么也不能认定为医疗事故。
在实际操作中,断定是否为医疗事故通常需要经过专业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鉴定专家会根据上述的判定要素,结合具体的医疗情况和相关证据进行综合判断,最终得出是否属于医疗事故以及事故等级等结论。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信用卡长期拖欠且没钱还最低还款,怎么方便处理?
肇事者没钱赔偿该怎么办?
儿子殴打妈妈会怎么判刑?
孩子身份证信息未通过公安系统验证怎么办?
多式联运经营人的责任是否始于场站收据的签发?
派出所能出具农村户口证明吗?
哈市灵活就业医保缴费流程是怎样的?
什么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临时身份证可以处理违章吗?会扣分吗?
公安机关撤回移送起诉有哪些法律依据?
怎样查询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
公司是否可以成为侵占罪主体?
安徽专利侵权律师怎么收费?
被判处2年有期徒刑可以判缓刑吗?
买房要注意的事项都有哪些呢?
什么是坑农罪,如何解析?
离婚后夫妻财产如何分割?
申请发明专利的时间需要多长?
法律上探视权有无时间规定?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