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准确判定专利侵权行为是否存在?


判定专利侵权行为是否存在,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首先,要明确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产品的外观设计为准,简要说明可以用于解释图片或者照片所表示的该产品的外观设计。简单来说,就是专利的权利要求书界定了专利保护的边界,其他人的行为是否落入这个边界是判断侵权的基础。 其次,分析被控侵权产品或方法的技术特征。需要将被控侵权产品或方法的技术特征与专利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进行逐一对比。如果被控侵权产品或方法包含了与专利权利要求相同的全部技术特征,或者被控侵权产品或方法的某个技术特征与专利权利要求中的对应技术特征相比,虽然表述不同,但两者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实现基本相同的功能,达到基本相同的效果,并且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够联想到的,通常会被认定为等同特征,也可能构成侵权。这就是所谓的全面覆盖原则和等同原则。 此外,还需要考虑是否存在法定的不侵权情形。根据《专利法》的规定,有一些情形不视为侵犯专利权,比如专利权用尽后的使用、销售;先用权人的实施;临时通过中国领陆、领水、领空的外国运输工具,依照其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互惠原则,为运输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装置和设备中使用有关专利的;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的;为提供行政审批所需要的信息,制造、使用、进口专利药品或者专利医疗器械的,以及专门为其制造、进口专利药品或者专利医疗器械的。 在判定专利侵权时,证据的收集也非常重要。权利人需要收集能够证明自己拥有合法有效的专利权、被控侵权产品或方法的技术特征以及两者之间对比关系的证据。证据可以包括专利证书、专利申请文件、被控侵权产品的实物、销售合同、宣传资料等。 总之,判定专利侵权行为是否存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依据法律规定,结合具体的技术特征和案件事实进行综合判断。如果对专利侵权的判定存在疑问,建议咨询专业的专利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