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离婚期间分居该如何认定?
我和另一半正在走诉讼离婚流程,这期间我们其实是分开住的。但我不知道这种情况能不能被认定为法律意义上的分居。想了解在诉讼离婚期间,到底怎样才会被认定为分居,认定的标准和依据都是什么呢?
展开


在诉讼离婚期间,分居的认定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判断。 首先,分居原因必须是感情不和。这意味着不是因为工作、学习等其他客观因素导致的分开居住。比如,一方因为工作被派到外地长期出差,这不属于法律意义上因感情不和的分居;而如果是夫妻感情出现严重问题,彼此不愿共同生活而分开,才有可能符合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这里强调了感情不和这个分居的实质要件。 其次,分居要具有持续性。一般以连续分居满两年作为认定标准,但这不是绝对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比如夫妻偶尔分开几天又住在一起,然后又分开,断断续续的情况就不符合要求。如果中间有共同居住生活的情况,那么分居时间要重新计算。 最后,分居期间双方互不履行夫妻义务。夫妻义务包含性生活、经济支持、生活照顾等方面。若夫妻虽然分开居住,但在经济上还有频繁的相互支持,或者偶尔还有性生活等,这种情况不能被认定为分居。 在实践中,认定分居还需要有相应证据,比如分居协议、在外租房合同、邻居的证人证言等。这些证据能辅助法院认定夫妻确实处于分居状态。总之,诉讼离婚期间分居的认定,要全面综合考虑分居原因、持续性以及夫妻义务履行情况等多方面因素。 相关概念: 感情不和:指夫妻双方在情感层面出现严重矛盾、冲突,无法正常维持夫妻关系的一种状态。 持续性:在分居认定中,强调时间上不间断、连贯的特性。 夫妻义务: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中应相互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包括但不限于性生活、经济支持、生活照顾等方面。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