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情节严重该如何认定?


在我国法律中,认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情节严重,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 首先,从犯罪数额上看,如果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总额达到十万元以上的,会被认定为情节严重。比如,张三多次帮助李四掩饰其盗窃所得财物,这些财物经评估总价值超过了十万元,那么张三的行为就可能被认定为情节严重。这是因为数额大小能体现犯罪行为人的主观恶性以及对正常司法活动和社会管理秩序的危害程度。法律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第一款第一项。 其次,犯罪行为次数也是重要因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十次以上,或者三次以上且价值总额达到五万元以上的,也属于情节严重。这里要注意,每一次掩饰、隐瞒行为一般需是独立行为,即有独立的主观意图、掩饰隐瞒行为和行为结果;但基于同一故意,在同一时间、地点,同时或连续对多起上游犯罪实施掩饰、隐瞒行为,或为同一个上游犯罪人同一起犯罪事实的犯罪所得及其收益而分多次掩饰、隐瞒的,一般认定为一次。而且每次行为不以构成犯罪为前提。 再者,当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系电力设备、交通设施、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军事设施或者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价值总额达到五万元以上的,会被认定情节严重。这些物品涉及公共安全、民生保障等重要方面,对其掩饰隐瞒会造成更严重后果。 另外,如果掩饰、隐瞒行为致使上游犯罪无法及时查处,并造成公私财物重大损失无法挽回或其他严重后果的,以及实施其他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严重妨害司法机关对上游犯罪予以追究的,同样认定为情节严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相关概念: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就是明明知道是犯罪得来的东西或者这些东西产生的收益,还通过窝藏、转移、收购等方式去掩盖、隐瞒这个事实的犯罪行为。 上游犯罪:指的是产生犯罪所得的那个原本的犯罪行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