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
我一直不太清楚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的区别。在看一些法律资料的时候,老是弄混这两者。想知道有没有简单易懂的方法能区分它们,它们在制定、适用等方面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
展开


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有着不同的地位和特点,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区分它们的方法。 首先,从制定和修改的机关来看,基本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这就意味着基本法律的制定和修改体现了最广泛的民意和最高的权威性。而普通法律则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行使国家权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第六十七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其次,从法律的内容方面来说,基本法律调整的是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社会关系。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它规定了犯罪和刑罚的问题,涉及到社会秩序和公民的基本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则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普通法律调整的是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具体社会关系。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它主要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调整的是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关系。 再者,在效力等级上,基本法律的效力仅次于宪法。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基本法律是依据宪法制定的,对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项进行规范。普通法律的效力低于基本法律,它不能与基本法律相抵触,如果出现抵触的情况,普通法律将被认定为无效。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