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制定法和习惯法有什么根本区别?

我在处理一些法律事务时,碰到了制定法和习惯法相关的内容。不太清楚它们之间的根本差异是什么,比如在效力、适用范围、形成方式等方面有啥不同,想了解一下,以便更好地应对相关法律问题。
展开 view-more
  • #制定法
  • #习惯法
  • #法律区别
  • #法律形式
  • #法律适用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制定法和习惯法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法律形式,它们存在多方面的根本区别。 从定义上来说,制定法是指由国家机关依照一定的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表现为条文形式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成文法。而习惯法是独立于国家制定法之外,依据某种社会权威和社会组织,具有一定强制性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在人们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的。 在形成方式上,制定法是由国家立法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出来的。例如我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等。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为例,它就是经过严谨的立法程序,由众多专家、学者和立法人员参与起草、审议后最终通过的。习惯法则是在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约定俗成的。比如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关于婚姻、继承等方面的传统习俗,经过长时间的传承和发展,成为当地具有约束力的习惯法。 效力来源也有所不同。制定法的效力来源于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如果违反制定法,将面临国家司法机关的制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犯罪行为会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习惯法的效力主要来源于社会的认同感和社会舆论的压力,违反习惯法可能会受到社会的谴责或者按照当地的习惯进行处理。 适用范围上,制定法一般适用于国家主权管辖范围内的全体公民和组织,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统一性。而习惯法的适用范围往往具有地域性和特定性,通常只在特定的地域、特定的群体中适用。比如一些农村地区关于土地流转的习惯法,只在当地农村集体组织内部适用。 综上所述,制定法和习惯法在定义、形成方式、效力来源和适用范围等方面都存在根本区别。在实际的法律实践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适用哪种法律形式。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