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附期限和附条件的合同中的条件和期限?
我签了一份合同,里面好像有一些条款涉及到未来的情况和时间。我不太清楚这些到底是附期限还是附条件的内容,不知道该怎么去区分它们。我担心如果区分错了,会影响我对合同权利和义务的理解,所以想问问该如何区分这两者。
展开


在合同领域,附期限和附条件的合同是两种常见的合同类型,准确区分其中的条件和期限至关重要。下面为您详细解释。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附条件合同和附期限合同的基本概念。附条件合同是指当事人在合同中特别规定一定的条件,以条件是否成就来决定合同效力的发生或消灭的合同。而附期限合同则是指当事人在合同中设定一定的期限,并把期限的到来作为合同效力的发生或消灭根据的合同。 接下来,重点介绍区分条件和期限的方法。 条件具有不确定性,它是将来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实。比如,甲乙签订合同,约定如果甲在今年内考上研究生,乙就将自己的一套房子低价卖给甲。这里“甲在今年内考上研究生”就是一个条件,因为甲是否能考上是不确定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期限则具有确定性,它是必然会到来的。比如,甲乙签订合同,约定明年1月1日乙将房屋出租给甲。“明年1月1日”就是一个期限,因为时间必然会来到明年1月1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六十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期限,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期限的除外。附生效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此外,还可以从其对合同效力的影响来区分。条件的成就与否决定合同效力的发生或消灭,而期限的到来则直接导致合同效力的发生或终止。 在实际操作中,区分附期限和附条件合同中的条件和期限,关键在于判断该事实是否具有确定性。若能准确把握这一要点,就能更好地理解合同条款,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